专家教授
  • 冷冰
  • 顾宇翔
其他团队成员
  • 钟平
  • 周良辅
  • 毛颖

       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是国内最早开展脑、脊髓血管性疾病外科治疗的医疗中心之一,目前每年诊治的脑、脊髓血管性疾病数量超过2500例。由于治疗理念和技术与国际接轨、治疗经验丰富、临床效果优良,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脑脊髓血管病专业组在国内外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目前主要诊治的疾病涵盖了脑、脊髓血管性疾病的所有病种,包括:颅内动脉瘤、颅内动静脉畸形(AVM)、颅内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烟雾病、外伤性头面部血管性损伤(主要有TCCF、恶性鼻出血等)、颅内外血管狭窄或闭塞、脊髓动静脉畸形、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和髓周动静脉瘘(SDAVF和SSAVF)、Cobb’s综合征等。

       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脑、脊髓血管病专业组自建立以来始终坚持以提高疾病治疗为目标、手术和介入两种技术手段并重的理念,确保每一位脑脊髓血管病患者得到最合理有效的治疗。近年来,建立和推广了脑脊髓血管病复合手术技术,更将外科手术和介入两种技术融合,大幅提升了疾病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

       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脑脊髓血管病专业组在周良辅院士的带领下,是国内最早开展了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的手术治疗的中心之一,多项创新技术和研究成果推动了我国脑脊髓外科治疗能力的进步。其中《难治脑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治疗》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毛颖教授牵头,开展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动脉瘤诊断与治疗的规范化”研究,初步建立SAH和颅内动脉瘤诊治流程,并向全国各神经外科推广普及;2011年,毛颖教授继续领衔开展国家“十二五”支撑计划课题——脑动脉瘤微创治疗时机和方案优化研究,明确未未破裂脑动脉瘤的治疗时机和治疗策略,制定并规范未破裂脑动脉瘤和破裂脑动脉瘤不同时期治疗方案。2014年冷冰教授领衔 上海市科委《Willis颅内覆膜支架系统在临床上的应用研究》和2016年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 《出血性脑血管病队列研究》。

       近年来,运用多种脑血流动力学监测手段与脑电生理监护,规范复杂脑动脉瘤的血流重建方案选择,建立复杂性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血管重建术指南性治疗流程。

       二十世纪末,血管内介入治疗发展迅速,最初它只限于用球囊阻塞载瘤动脉,由于新设备、新技术的出现,各种不同性能的弹簧圈、新型球囊、裸支架、密网支架、带膜支架、液体栓塞剂等一大批新型栓塞材料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脑动脉瘤和其他血管性疾病通过血管内介入方法得以治疗,而且疗效显著提高。近20年,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血管病专业组每年收治脑动脉瘤超过650余例,其中约1/2以上通过血管内介入方法治疗,长期随访显示疗效良好。2009年,冷冰教授承担上海市科委择优委托项目《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标准化治疗的前瞻性研究》,提出动脉瘤栓塞治疗量化栓塞率的概念并初步阐述了动脉瘤栓塞后复发相关因素的关系;2011年,科技部《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防控、诊疗、康复关键技术研究》之课题七《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管内治疗技术研究》;2013年,国家“973”项目《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机制及其防治的基础研究》;2011年,国家“十二五”支撑计划课题《脑脊髓动静脉畸形多种微创治疗技术及预后因素分析》;2014年,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老年人心脑血管病手术风险评估及并发症防治》;2014年,上海市科委“启明星”培养计划项目(跟踪类)《新型内皮祖细胞捕捉覆膜支架的研制及基础应用研究》;2014年,上海市科委《Willis颅内覆膜支架系统在临床上的应用研究》。2011年,《onyx栓塞治疗脑血管畸形的临床研究》获得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脑脊髓血管病专业组,不仅在诊治出血性脑、脊髓血管病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开展了全部的脑缺血手术和介入治疗技术,包括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颅内外血管吻合手术、烟雾病的外科治疗等,技术之系统、规范和全面为国内外少见。尤其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颅内外血管吻合手术、烟雾病外科治疗的质量及数量一直处在国内外居于领先水平,多次在国内外的国际、国内的学术会议作专题发言,并已举办了16届此项目的全国性学习班,使技术得以推广。2012年,进行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烟雾病的血管新生相关因子研究》;2011年,国家“十二五”支撑计划课题《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运重建微创技术体系研究》。

       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脑脊髓血管病专业组,长期秉承临床带动科研、科研指导临床的方针,使得临床、科研双丰收,2012年~2017年底共发表 SCI文章63篇,国内核心期刊17篇。

  • 新领域的应用:LVIS jr Y型支架辅助栓塞宽颈的分叉部动脉瘤
    宽颈的分叉部动脉瘤的介入治疗依然是棘手问题,而常规治疗方法依然存在着不足。LVIS Jr Y支架应用于单中心注册的未破裂宽颈分叉部动脉瘤患者,本文回顾性评估手术成功率、与治疗相关的发病率、临床和血管造影的结果。
  • 会议报道丨“2018年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血管内介入操作培训班(第八期)”成功举办
    2018年5月27日,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血管组主办的“2018年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血管内介入操作培训班(第八期)”在上海某临床培训中心成功举办。在冷冰教授组织下,由陈功教授带队,对来至全国各地的30位多位神经外科医师进行了血管内介入操作培训。在参观了人工智能化的ICU、内镜和临床实验动物培训中心后,陈功、徐立权、倪伟等教授分别从神经血管内介入的操作原则、各种脑血管病(动脉瘤、AVM、DAVF等)介入的操作要点、神经介入并发症及处理、各种介入材料的特点以及新材料、新技术等多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授课。前来培训的医师也上台交流和分享了自己对神经血管内介入的困惑、心得体会。会场上,学员与教授们互动踊跃,气氛活跃。同时,另一组人员在血管内介入模拟器上,进行神经血管内介入各个病种的模拟操作培训。目前,在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血管组诊治的脑脊髓血管病患者,无论是就诊人数还是治疗效果均名列全国的前茅,而每年申请来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血管组进修学习的医师也逐年增多,现在为50人/每年。但是,神经血管内介入
  • 会议报道丨2019年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血管内介入模拟操作培训班(第九期)成功举办
    2018年5月27日,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血管组主办的“2018年上海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血管内介入操作培训班(第八期)”在上海某临床培训中心成功举办。在冷冰教授组织下,由陈功教授带队,对来至全国各地的30位多位神经外科医师进行了血管内介入操作培训。在参观了人工智能化的ICU、内镜和临床实验动物培训中心后,陈功、徐立权、倪伟等教授分别从神经血管内介入的操作原则、各种脑血管病(动脉瘤、AVM、DAVF等)介入的操作要点、神经介入并发症及处理、各种介入材料的特点以及新材料、新技术等多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授课。前来培训的医师也上台交流和分享了自己对神经血管内介入的困惑、心得体会。会场上,学员与教授们互动踊跃,气氛活跃。同时,另一组人员在血管内介入模拟器上,进行神经血管内介入各个病种的模拟操作培训。目前,在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血管组诊治的脑脊髓血管病患者,无论是就诊人数还是治疗效果均名列全国的前茅,而每年申请来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血管组进修学习的医师也逐年增多,现在为50人/每年。但是,神经血管内介入
  • 手术视频| 张东教授团队:颅内多发血泡样动脉瘤手术治疗1例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脑血管病中心三病区张东主任、张岩主任和张谦主治医师合作完成的:颅内多发血泡样动脉瘤手术治疗1例,由喻乐保博士整理,欢迎观看、阅读。相关阅读【正海-妙术视界】| 张东教授团队:颈动脉闭塞复合手术开通二例张东教授团队:复合手术开通治疗颈动脉闭塞病例连续报道术者简介张东,男,1967年出生,汉族,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比利时自由大学Erasme医院访问学者,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脑血管病中心脑血管3病区主任。现任中国卒中学会脑血管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脑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市脑血管病防治协会常务理事;中华急诊医学会心脑血管病学组委员;《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特约编委;《中华神经外科杂志》审稿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长期从事神经外科疾病尤其是脑血管疾病和老年脑肿瘤的外科治疗,在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出血性疾病、以及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治疗烟雾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缺血性脑血管病达到较高的学术
  • 科普视频| 与你想象中不同的癫痫发作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功能神经外科治疗组长张恒教授带来的“九种不为人知的癫痫发作”科普视频,通过数十段真实癫痫发作录像,详细解释癫痫症状学。视频可用于癫痫病人症状自查和神经科医生症状学研究,以期最终达到治愈癫痫的目的。作者简介张恒,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获外科学博士学位。现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功能神经外科治疗组长。拥有超过3500台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经验,手术技术精湛。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Lancet》 、《Stroke》 、《Journal of Neurosurgery》、《World Neurosurgery》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负责人。中国抗癫痫协会青年委员,四川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功能学组委员,四川省抗癫痫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省西部精神医学协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癫痫外科、面肌痉挛和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治疗。相关回顾视频| 8分钟读懂2017版癫痫发作分类(ILAE)更多资讯请关注神外资讯微信
  • 黄国栋教授:神经内镜辅助CPA巨大胆脂瘤切除术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正海-妙术视界》第四十五期,由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科中心-神经外科副主任黄国栋教授带来的“神经内镜辅助CPA巨大胆脂瘤切除术”精彩手术视频,欢迎观看与分享。术者简介黄国栋,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科中心-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教授、硕士导师,神经外科党支部书记、科副主任、教研室主任。国家卫计委内镜与微创医学神经外科培训基地副主任,深圳大学垂体瘤诊疗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镜专委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微侵袭治疗专委会委员,广东省神经外科学会神经内镜学组副组长,广东省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委会委员,深圳神经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兼内镜与微创神经外科学组组长,深圳微创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兼神经外科学组组长。2013-2015年分别在美国匹兹堡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等著名高校医学中心神经外科访学深造。《中国内镜杂志》《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等杂志编委。擅长神经内镜与微创神经外